|
倉庫的這些地方很容易忽視布置倉庫庫房內貨架和貨垛所占的面積為保管面積或使用面積,其他則為非保管面積。應盡量擴大保管面積,縮小非保管面積。非保管面積包括通道、墻間距、收發貨區、倉庫人員辦公地點等。
通道 庫房內的通道,分為運輸通道(主通道)、作業通道(副通道)和檢查通道。運輸通道供裝卸搬運設備在庫內行走,其寬度主要取決于裝卸搬運設備的外形尺寸和單元裝載的大小。運輸通道的寬度一般為1.5-3米。如果使用叉車作業,其通道寬度可以通過計算求得。當單元裝載的寬度不太大時,可利用下式計算:A=P+D+L+C(式中:A——通道寬度;P——叉車外側轉向半徑;D——貨物至叉車驅動軸中心線的間距;L——貨物長度;C——轉向輪滑行的操作余量)。
作業通道是供作業人員存取搬運物品的走行通道。其寬度取決于作業方式和貨物的大小。當通道內只有一人作業時,其寬度可按下式計算:a=b+l+2c(式中:a——作業通道的寬度;b——作業人員身體的厚度;l——貨物的最大長度;c——作業人員活動余量)。
一般情況下,作業通道的寬度為1米左右。檢查通道是供倉庫管理人員檢查庫存物品的數量及質量走行的通道,其寬度只要能使檢查人員自由通行即可,一般為0.5米左右。
墻間距 墻間距的作用一方面是使貨物和貨架與庫墻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物品受庫外溫濕度的影響,同時也可作為檢查通道和作業通道。墻間距一般寬度為0.5米左右,當兼作業通道時,其寬度需增加一倍。
收發貨區 收發貨區是供收貨、發貨時臨時存放物品的作業用地。收發貨區的位置應靠近庫門和運輸通道,可設在庫房的兩端或適中的位置,并要考慮到收貨發貨互不干擾。收發貨區面積的大小,則應根據一次收發批量的大小、物品規格品種的多少、供貨方和用戶的數量、收發作業效率的高低、倉庫的設備情況、收發貨的均衡性、發貨方式等情況確定。
庫內辦公地點 倉庫管理人員需要一定的辦公地點,可設在庫內也可設在庫外?偟恼f來,管理人員的辦公室設在庫內特別是單獨隔成房間是不合理的,既不經濟又不安全,因此辦公地點最好設在庫外。 |